「嘴唇颜色」嘴唇发紫发黑能治好吗
中医认为,唇舌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很重要的部位。舌在口腔之内,而唇显露在外,五脏六腑的气血通于舌、达于唇,人体内部气血的盛衰、脏腑的枯荣,常常能从嘴唇的位置最先表现出来。
一般来说,一个健康的嘴唇应该是呈现淡红色、且圆润饱满、有光泽,不会出现开裂、溃疡、疱疹等症状。
虽说每个人的皮肤薄厚、血管数量、肤色都有差别,唇色也会略有不同。但如果嘴唇出现了以下这6种颜色,就要引起重视了!

嘴唇颜色「淡白」
表明:脾血不足,因血不上荣而致唇淡白。说明你需要「补益气血」。
嘴唇出现苍白的颜色,说明身体里的气、血都处于一个相对匮乏的状态,没有充盈的气血,就不会让嘴唇呈现出它本该具有的颜色。
补益气血方案:
经常艾灸【血海穴、三阴交】,它们是负责血量的两位“大总管”,具有补血养血、引血归经之功,女性月经不准、经量过多或过少、痛经等,也可以通过艾灸这两个穴位来调理。


嘴唇颜色「发黄」
表明:体内有积食、湿热。说明你需要「消食导滞」。
这是发育中的儿童、少年和青年朋友们最易常见的问题之一,并且伴有不想吃饭、恶心、腹胀、口苦等症状,有时候还会发呆发困。
家长们常常忽略了儿童“肝常有余、脾常不足”的问题,一味地补充营养,于是多余的营养和水果中的湿气,就容易滞留在肠道里。
久而久之使得胃肠功能受损,脾胃被湿和热困住,让嘴唇呈现发黄的状态。
消食导滞方案:
同时要常疏通膀胱经,用背部撞墙或在后背膀胱经上刮痧、拔罐,因为膀胱经是身体上最大的排毒经络。
正确做法:在离墙10-15厘米处站立,全身自然放松,用背部向后撞击墙壁,待身体弹回后再撞击,约一秒钟撞一下,最好从上到下的撞击整个后背。
这样简单的背部撞墙,可以帮助湿热体质疏通经络,清除体内湿热。

特别留意:但如果唇色发黄,同时伴有面部、眼部及全身皮肤发黄,尤其是眼眶周围的色素明显沉着,很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。应当及时去医院检查,是否患有肝炎。
嘴唇颜色「鲜红」
表明:脾阴不足,阴虚则火旺。说明你需要「清火降火」。嘴唇颜色过于鲜红,一般是有虚热导致的。
除了嘴唇干燥发红之外,还伴有口渴口臭,舌头很红,如果是孩子,还喜欢把舌头吐出来,中医形容它为“小儿弄舌”,这些都是脾经有火的表现。
春天又是肝主生发的好时机,会消耗我们身体里的津液,津液不足,虚热就会上扰。春天我们的脾气会变得有些急躁,也是这个原因。
清火降火方案:
【推荐:陈皮萝卜汤】

特别留意:还有一种樱桃色的唇色,多是一氧化碳中毒了,要赶紧送医治疗。
上下唇「异色」
说明你需要「细嚼慢咽」。在中医里,上唇属胃,下唇属脾,上下唇异色,通常表现为:
细嚼慢咽方案:
这种情况除强健脾胃之外,还需要在吃饭时细嚼慢咽,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接触,温度也与人的口腔温度相当,再慢慢咽下,这样人更容易饱,食物也更易消化吸收,可以有效保护脾胃。

嘴唇颜色「青紫」
表明:肝脾血瘀。说明你需要「健脾活血」。
唇色发紫,面色晦暗枯燥,舌下静脉粗露,舌暗有瘀点或片状瘀斑,为瘀血内阻的表现。
这类型的人通常心脏也不是很好,往往伴有心烦胸闷、体内无名疼痛、失眠多梦等症状。
若幼儿嘴唇青紫,伴有手指、脚趾甲青紫,并且有安静时颜色较淡,活动、哭闹后颜色加深的情况,宜先到正规医院检查。
健脾活血方案:
中医认为“以通为补”是重要原则。经常用艾叶水泡脚,坚持艾灸【期门穴、太白穴】,以及在早上9-11点的时候敲脾经10分钟,都是改善血瘀的好方法。



嘴唇「灰黑色」或「嘴边黑」
表明:体内痰湿重,与脾虚、肾阳虚有关。说明你需要「补益脾肾」。
脾虚则生痰湿,肾阳不足则整个身体的阳气都不足,进而不利于痰湿代谢。唇黑而色泽暗淡者,属脾肾两虚,表明身体亏损比较严重。
多有暴饮暴食、喜欢吃寒凉、油腻、甜腻的食物,而且缺乏运动,经常伴有便秘、腹泻、下腹胀、头痛、腰膝酸软、失眠、食欲不振等问题。
健脾养肾方案:
【推荐:四物陈皮粥】
效果更好的是配合艾灸,需要艾灸的穴位有【气海穴、关元穴、血海穴、足三里穴】,其中,气海穴、关元穴为元气之海,有健脾疏肝、益肾固精、滋荣百脉的作用。




除了以上这些,甘草医生还想说:
1. 如果你唇质柔软细腻、有光泽,有时分布着细密的竖形条纹,但颜色淡红而均匀,说明其体内脾胃运化气血功能强旺,人体内气血运行不温不火、无阻无碍,这正是健康长寿的象征。
2. 人在年老的时候,肾气开始衰退,上唇会微微向内收缩,这是正常的生理规律。但无论男女老少,唇质一旦出现了焦枯而晦暗的情况,常常是病邪深入脏腑、或体内脏气亏竭的表现,宜及时就医检查。